分類: 健康文章

美研究:太極拳比有氧運動更有助改善纖維肌痛症狀。

美國最新研究顯示,被視為養生運動的太極拳,可望為纖維肌痛患者(fibromyalgia)帶來福音。
BBC報導,針對226名成年患者所進行的研究顯示,持續24週打太極,比有氧運動更有助對抗纖維肌痛。該研究結果獲《英國醫學期刊》刊登。
纖維肌痛是一種慢性廣泛性疼痛,患者時常感到全身疼痛,卻查不出確切病因。病症包括對疼痛敏感度增加、疲憊、肌肉僵硬、記憶問題及睡眠障礙等。目前醫界多半建議患者多做有氧運動,像是走路、騎自行車、游泳、肌力訓練等活動以改善症狀,但隨著症狀不斷改變,許多患者發現進行此類運動頗為吃力。
研究認為,太極拳著重身心治療、動作緩慢,較有氧運動更有助緩解纖維肌痛症狀,也適合各種年齡層與與不同體能狀況的人。
參與研究的患者中,平均年齡52歲,92%為女性,其中61%為白人,被疾病纏身平均已有9年之久。每週開始打太極後,患者在疼痛程度、體能、疲憊狀況、焦慮症狀等,皆出現顯著改善。
對此正面效果,專家並不意外。英國太極拳協會資深指導師傅March Peters表示,「太極拳是一種低衝擊運動,動作和緩、圓轉,且就物理復健層面來看,太極拳也是一種漸進式的運動,同時能強化心臟功能與核心肌力。」

記住 8 句話,新的一年,健康多一點、疾病快走開!

儘早戒煙

吸煙不僅會增加肺癌風險,還會損害全身上下幾乎所有器官!
中風、中耳炎、咽喉炎、冠心病、乳腺癌、消化道潰瘍、早產流產、陽痿、骨質疏鬆、深靜脈血栓……
百害而無一利啊。
還得勸勸身邊的親朋好友戒煙,二手煙的危害也不小!
新一年,享健康,從下定決心戒煙開始!

滴酒不沾

酒精是明確的 1 類致癌物。全世界每 18 個癌症里,就有 1 個是喝酒喝出來的!
這幾天過年,讓你滴酒不沾也不太可能,畢竟勸酒的孜孜不倦:大過年的,不和你就是瞧不起我!
那咱就小酌一杯助助興,多了可不好喔。
日常飲食,「十個拳頭」
每天的主食,包括粗糧、雜豆、薯類等,大概兩個拳頭大小。
每天的素食,包括蔬菜水果,不少於五個拳頭大小。
每天的葷食,包括魚、禽、蛋、肉,不超過一個拳頭大小。
每天的奶製品、豆製品,大概兩個拳頭那麼多。

少油少鹽,不重口味

爭取做到,每天吃鹽不超過 6 克,大約一啤酒瓶蓋。
如果吃的是香腸臘肉這種本身就含鈉的,放的鹽的得比這個量更少。
爭取做到,每天吃油脂不超過 25 克,大約一瓷勺那麼多。
多蒸煮,少煎炸,慢慢你就會發現,低油的食物更美味!

生命在於適度運動

「吃動平衡」是健康長壽的基礎。保證每天運動 30 分鐘以上,每周 5 次以上。
散步、慢跑,乃至於太極拳、廣場舞,甚至宅著做家務,都是可以的!

遵醫囑,控制慢性病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痛風、關節炎等慢性病,雖然難根治,但只要聽醫生的話控制住病情,也可以帶病生活得很好。
按時按量吃藥,改掉不好的生活習慣,就能讓癥狀減輕很多。

定期體檢,異常早發現

有的疾病防不勝防,定期體檢能在早期發現潛在疾病,及時把疾病扼殺在搖籃狀態,不僅省錢,而且恢復得更快、健康狀況更好!

了解健康資訊

常見問題,心裡有數
多了解一些常識性的醫療健康問題,就知道自己或家人的疾病大致是個什麼情況,不會因為沒底而慌張。

ref: https://www.xcnnews.com/ms/3340582.html

破除迷思!吃清淡不等於養生,醫師:恐體力衰退、易跌倒骨折

很多中老年人擔心慢性病或是三高問題,飲食吃得過於清淡,像是因糖尿病不敢吃醣、痛風不敢吃魚、心血管疾病不敢吃肉、擔心膽固醇高不敢吃蛋,小心這些迷思可能會拖垮健康!新光醫院家庭醫學科陳昱宏醫師警告,長期飲食過於清淡,可能造成營養不均,導致體力衰弱。

根據2013~2015年「台灣營養健康狀況調查」,65歲以上體衰老人普遍有兩大營養問題:1)吃太少:熱量攝取不足,2)不均衡:像是飯吃太多、奶喝太少、蔬果缺乏、油脂偏低、堅果常沒吃等。

錯誤飲食迷思 恐造成體力衰弱,增加跌倒、骨折風險

吃過於清淡造成營養不均衡,首當其衝是蛋白質攝取不足,影響到肌肉健康。陳醫師解釋,肌肉是能維持身體平衡與正常生理機能的重要關鍵。50歲後,若營養攝取不均,恐影響肌肉健康,造成體力衰退,可能增加跌倒的風險,生活自理受到影響。體力衰退的速度可能非常迅速,但往往為人忽略,不得不慎。

醫師指出:年長者靠日常飲食還不夠,建議補充均衡營養配方」來增強體力,維持健康

陳醫師指出,維持健康肌肉,保有好體力,均衡營養與運動要內外兼顧。中老年人每日應均衡攝取全榖根莖、豆魚肉蛋、奶類、蔬菜、水果以及油脂等六大類食物,避免因飲食單一造成營養不均,尤其是蛋白質中支鏈胺基酸中的白胺酸,能增強體力,老年人每天建議攝取每公斤體重1.2公克的蛋白質,幫助肌肉生長。

但許多老年人因擔心慢性病而限制飲食、牙齒不好、吃不下、素食、獨居、憂鬱等因素,無法每天吃得均衡,根據研究,國內約有20萬名老人因營養失衡造成體力衰退。陳醫師建議老年人除了日常飲食外,不妨每天可補充有醫學實證的均衡營養配方」來增強體力,獲取每日所需的3大營養素(優質蛋白質、脂質與碳水化合物)、28種維生素、礦物質,其中蛋白質幫助肌肉生長,鎂和鈣有助於肌肉、心臟正常功能,而鈣亦可維持骨骼與牙齒健康。

陳醫師表示,曾有位71歲的長者,因為年紀大,上樓梯相當吃力,後來每天補充「均衡營養配方」,90天後精神和體力有明顯的改善。建議子女平時在家中可以常陪父母親進行簡單規律的阻抗性及平衡性運動訓練,像是用手持裝水寶特瓶練習抬舉以訓練手臂肌力、在床上單腳前、後、側面輪流抬舉以訓練腿部肌力,或學習打太極拳、雙腳站立單腳抬起以訓練平衡協調感等,都能讓長輩維持好體力,享有健康老年生活。

Reference: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070 

做這8件事預防感冒 跟朋友出去玩也可以

 除了最基本的洗手可以預防感冒外,國外媒體也點出其他7種預防感冒的方式。
近期是流行感冒的好發季節,除了在輕微感冒時就盡快就醫外,事前如何預防相當重要,有國外媒體就統整8種預防感冒的方式,包含大家所知的勤洗走、曬曬太陽等,另外還有多跟朋友出去玩或是打打太極拳,都是很好的預防方式。

據國外健康網站《Prevention》報導,選出8大預防感冒的方式。

1.勤洗手

在外工作,拿起公用物品、健身時摸的跑步機或是開門時的手把,都會讓手上沾滿很多細菌,這就是為什麼專家都會提出勤洗走是預防生病的最好方法,所以不僅在吃飯前洗手,每當觸碰完各種外界物品時也記得要洗手,用肥皂和溫熱水搓洗20秒,別漏了指甲也要洗。

2.多跟朋友出去玩

研究指出,在家中或工作環境中,人際關係越差的人,越容易生病,在研究中,研究人員監測了18道55歲,共276位民甕,發現擁有6個或以上的朋友的人比那些沒什麼朋友的人多了4倍的抵抗力。

3.安裝加濕器

鼻腔乾燥,很容易使得鼻子內黏膜上的纖毛運動減緩,讓細菌容易沾黏在鼻腔中,容易引起感冒,所以就有醫師指出,可以透過安裝加濕器,幫助提升濕度,也減少細菌增加新鮮空氣。

4.多曬陽光

多照陽光可以增加維生素D,哈佛大學研究,維生素D較低的人,呼吸道感染感冒的機率高出36%,如果無法曬到陽光,也可多攝取魚類或乳製品。

5.練太極拳

研究指出,打太極能夠提高身體禦寒能力提高47%,科學家分析,主要是因為太極拳有功效在於運動緩慢可以控制呼吸。

6.牙刷分開擺

家中有人感冒,打噴嚏咳嗽都是無法避免的,避免細菌找上門,就是將牙刷分開,放在不同的架子上,在使用後也請甩動,讓它快點乾,使細菌難以滋生,最重要還要避免共用牙刷。

7.注意廚房整潔

每天更換廚房毛巾,不要用擦手的毛巾來擦拭碗盤,最好還要都晾乾,洗碗機中的清潔海綿也要時常更換,避免細菌滋生。

8.提高omega-3 攝取

如果你不愛吃魚,那就需要透過補充劑來攝取O-mega3,研究指出,O-mega3可以保護肺部和呼吸道感染。